沃爾瑪(Walmart)極力發展的電商有了起色,但華爾街還是認為,亞馬遜正贏得零售爭戰的勝利。
沃爾瑪發布截至 4 月 30 日 2018 財年第一季財報,按固定匯率計算,沃爾瑪總營收與同期相比上升 2.5% 至 1,188 億美元。營業利潤繼續上季的跌勢,本季與同期相比跌幅 0.7% 至 52.4 億美元。
沃爾瑪美國及山姆會員商店依舊佔據沃爾瑪營收「大頭」。其中,美國地區淨銷售額與同期相比增長 2.9%,為 754.36 億美元;國際業務跌勢較上季收窄,與同期相比下跌 3.5% 至 270.97 億美元;倉儲式山姆會員商店本季淨銷售額為 140 億美元,有 2.8% 漲幅。
按地區來看,受到客流量增長 1.5% 驅動,沃爾瑪美國商店同店可比銷售額上漲 1.4%,已連續增長 11 季。
本季電商資料增長亮眼,銷售額及 GMV(商品交易總量)分別增長 63%、69%。這與 2016 年沃爾瑪極力發展電商,對抗本土增長強勁的勁敵亞馬遜有關。
2017 年至今,沃爾瑪拿下不少電商網站,其中最突出的是,斥資 30 億美元收購電子商務創企 Jet.com,另外還有做運動服飾的 Moosejaw、賣鞋的 ShoeBuy、復古女裝電商 ModCloth,幾乎每月收購一個電商。這些品牌幾乎約 15 年歷史,但還是偏小眾,在營收增長或尋求融資方面都陷入困境。
看到沃爾瑪電商業績亮眼,不免讓人覺得沃爾瑪與這些電商之間有「化學反應」,帶來 1+1>2 的增長勢能。但沃爾瑪否認這點,他們稱線上業績大部分來自有機增長,收購的電商貢獻較小。這意味著去沃爾瑪線上購物的用戶增多了。
富比士引沃爾瑪方說法表示,收購是為加速沃爾瑪內部的創新,並非想透過買買買來取得成功,大多數電子商務應該是基於有機增長而非交易。未來,沃爾瑪 CEO Doug McMillon 稱還將進一步擴大電商業務。
此外,沃爾瑪線上上線下聯動方面也做了些嘗試。透過電商引流,用戶線上下單享有折扣,然後線下商店取貨,節省運輸成本。為推動用戶進店,沃爾瑪還升級自家購物及付款 App,向用戶提供優惠特權。
現階段亞馬遜零售體量、營收都比不上沃爾瑪,最新財報資料顯示,截至 3 月 31 日,亞馬遜零售淨銷售額(包括產品及服務)為 312 億美元,不敵沃爾瑪美國部分淨銷售額 754.4 億美元。
但有華爾街人士近期指出,亞馬遜正贏得與沃爾瑪零售爭戰的勝利。目前,亞馬遜零售額增速達 25% 以上,美國線上銷售額為沃爾瑪的 6 倍,照此情況來看,如果按照營收來衡量,亞馬遜達到後者盈利水平,也許只需不到 10 年。
美東時間 5 月 18 日,沃爾瑪在紐交所常規交易中上漲 2.42 美元,報收於 77.54 美元,漲幅 3.22%,接近歷史股價最高紀錄,目前總市值為 2,350.98 億美元。
文章來源:
http://finance.technews.tw/2017/05/22/walmart-2018q1-financial-reporting/